3月30日來,按照學校疫情防控要求,教學活動全面轉為線上模式,線下實踐活動暫停開展。機械工程學院積極應對疫情挑戰(zhàn),充分利用智能制造云平臺的實驗資源,積極開展了線上實驗教學。
本學期我院實驗教學任務包括理論課實驗和《專業(yè)實驗》、《機械工程基礎實驗》等多門獨立實驗課程。收到學校教學活動由線下轉為線上的要求后,實驗教學中心立刻組織動員,鑒于校園封閉管理結束時間的不確定性,確定了應對方案:1)理論課程實驗按照學校要求暫停一切線下實驗教學,同時參考2020年線上實驗教學經驗,結合新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,開展線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;2)獨立設課實驗在保證實驗教學目標的前提下,考慮多方面因素和學生反饋意見,調整為“線上指導交流和線下實驗相結合”的教學方式,保證課程的正常開展。
實驗中心各課程組按照應對方案,基于實驗中心教學資源,迅速開展工作:討論確定實驗項目變更、開展師生交流溝通、完善購置實驗材料、準備實驗教案,保障實驗課程按時上課。

線上指導與交流
學生線下實驗
以《專業(yè)實驗》(機電方向)為例:
基于課程采用的團隊教學組織、項目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前期線下教學已開展的內容,建立師生交流微信群、開展多次教學團隊會議討論,在保證實驗內容全覆蓋、實驗目標不降低的前提下,變更了實驗項目:
將“產線機電控制實驗”項目調整為“基于FactoryIO軟件的產線仿真實驗”。基于實驗中心購置的機電系統(tǒng)仿真實驗教學軟件FactoryIO,通過教師課上引導學習軟件使用,學生綜合利用課內外時間完成生產線建模,實現(xiàn)產品分揀、抓取等功能;
將“單片機應用實驗”和“測試綜合實驗”兩個實驗項目合并為“基于Arduino和LabVIEW的綜合應用實驗”。項目以學生可獲取的實驗對象,綜合應用Arduino開發(fā)板和LabVIEW軟件開展實驗,完成課程組設計的不同實驗項目,例如:溫度測量及材料隔熱性能分析、振動測量及機箱振動特性分析、振動測量及吉他音準分析、照度測量及宿舍光照環(huán)境分析、空間姿態(tài)獲取與人體運動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等。
通過近兩周的線上實驗教學,從實際實驗教學情況來看,教師準備積極、學生學習主動、師生互動渠道暢通、教學方式轉換平穩(wěn),技術條件保障可靠,教學效果良好。
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建設,多年來一直對線上實驗平臺的建設高度重視,隨著智能制造科學館的建設,智能制造云平臺、線上虛擬仿真實驗課、分布式虛擬方式實驗室等一批線上實驗平臺陸續(xù)啟動使用,極大地增強了學院線上實踐教學的技術能力和教學資源支撐。此次線上實驗教學的開展中,實驗教學中心的快速應對體現(xiàn)出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資源保障有力、青年師資能力提升效果初顯,為實驗實踐教學提供了新模式,為今后實驗室改革發(fā)展和建設提供了新動力和方向。